“医”路传承,祖孙三代共守“医”心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曹璇绚 叶璟

田健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骨病专科主治医生,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们将个体化3D打印肿瘤假体、混合现实(MR)等技术应用于恶性骨肿瘤,为许多恶性骨肿瘤患者带来生机。同时,他还学习传承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医“封刀接骨术”。8月16日,田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他与骨病专科专业有着不一般的渊源,这背后有着一个祖孙三代共守“医”心的故事。

(田健医生为患者检查术后情况。)


【资料图】

不同的时间地点,相同的医者使命

田健的爷爷田永珍是以“一把草药、一根银针,用最低的成本维护了几亿农民健康”的新中国第一代“赤脚医生”。爷爷去世的时候田健才11岁,许多关于爷爷的故事,都是父亲田柏贵告诉他的。

田健的老家位于湘西龙山县洛塔乡五台村。由于祖传接骨技术,田永珍是五台村远近闻名的医生,慕名前来的病人很多。田柏贵回忆,父亲总是把家里的饭让给患者吃,“不能让病人饿着看病”是他常挂嘴上的话。后来条件逐渐转好,父亲也会安排母亲每天早上多煮两个人的饭,以便患者不饿着看病。

在家庭的影响下,田柏贵1979年考上了医学院校,是家里第一个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医生。毕业后他回到了龙山,在县城医院当了一名基层医生。

在田健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很忙。有一年除夕傍晚,他和父亲正准备一起放鞭炮过年,这时一个病人的家属来到家里敲门,父亲二话不说当即赶往医院。等忙完回家时,一桌年夜饭早就凉了。年幼的田健抱怨:“别人家都吃过团圆饭了,难道连吃饭的时间都等不了吗?”父亲认真地跟他说:“少等一分钟,患者的痛苦就少一分钟,饭可以晚点吃,但治病救人不能等。”

田健是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才学医的。“我原本是想进军事院校学习,志愿都填报好了,最后还是改学医。”博士毕业后,如今他已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骨病专科医生。现在想来,父辈们的建议总有自己的深意。

跟父辈们相比,田健在湘雅医院这个平台接诊到的患者要复杂得多,不再是简单的跌打损伤,或者骨折复位,而是病情更加凶险的骨肿瘤疾病。肿瘤病人治疗费用高昂,他时常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尽可能为病人节省费用,能让他们在术后的康复期中能有更多的经济支撑,获得更系统的治疗。

从五台村到长沙市,从湘西小山村的诊所到中部大城市的“国家队”三甲公立医院,田健一家三代人的职责使命从未改变。“我们不同之处只是从医地点,但肩负为患者解除疾苦的责任相同,推动国家健康事业发展的目标相同。”田健说。

(田柏贵带着孙辈认识草药。)

医学的传承不仅在技术,还在文化

田健之所以选择骨科,不仅仅是因为爷爷和父亲都是骨科医生,更是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医“封刀接骨术”的传承。

五台村当地居民自古在山中劳作,因此跌打损伤乃至骨折的病人很多,田家祖辈开始就在不断摸索治疗方法和土家医药的应用,田柏贵7岁随父亲田永珍学习土家医药“接骨斗榫”技术,2018年被认定为土家医“封刀接骨术”第四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小看父辈用这项技术治好了不少病人的田健被家中寄予厚望:“他们希望我也能成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所以我也选择了骨科。”

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个目标:一是要传承、创新、弘扬好祖辈、父辈们的土家医“封刀接骨术”;二是要全面掌握西医在骨科的最新技术方法;三是要探索出一套土家医、西医相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新方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田健每年跟父亲学习、参与“封刀接骨术”的考核,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和团队定期在龙山地区开展骨病研究的流行病学调研,更是借助湘雅医院打造的科研平台与多学科合作。

“医学的传承不仅是技术的传承,还有文化的传承。”田健的孩子今年9岁,从6岁开始就在爷爷种满了草药的院子里接触土家医药。“每年暑假回龙山老家,我的父亲和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上山识药、采药,学习家传的土家医药技术,他对此也非常感兴趣。”田健想,也许有一天,儿子将站到更高的国际舞台上,让这个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三代从医故事继续传承下去……

关键词:

编辑: MO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