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曹刿论战
(相关资料图)
3.邹忌讽齐王纳谏
4.出师表
5.桃花源记
6.三峡
7.送东阳马生序
8.岳阳楼记
9.醉翁亭记
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最早的形式是四言古诗。醇厚古朴,简质典雅,主要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发展为五言古诗,主要为汉乐府诗。之后就是七言古诗了,而它的创始人是曹丕。在此之后就进入到近体诗了。最早是五言�羰�,之后出现了七言律诗、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总体评价的话,古体诗比较自由随性,而近体诗尤其到唐宋时代,格律平仄则是很重要的一点。唐诗宋词作为近体诗的代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详情可见文章《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最著名的莫过于《宋词三百首》[3]。
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下面是我整理的王维古诗,欢迎来参考!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画》
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4、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7、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王维《青溪》
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0、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王维《观猎》
11、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1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4、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
1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6、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王维《终南山》
17、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王维《辛夷坞》
1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9、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0、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王维《终南山》
21、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22、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2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25、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王维《归嵩山作》
26、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27、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王维《送康太守》
28、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
29、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王维《归嵩山作》
30、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王维《杂诗三首》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o jie) ,人称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然后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同时,根据《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赋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然后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然后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标签:
关键词: